新博娛樂:?獨具匠心/手工造龍船 五代人真傳

圖:廣東省內各地都傳承有歷史悠久的龍舟文化。圖為2019年在廣東中山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龍舟邀請賽上,龍舟隊激烈競渡。
鞭炮掛在高處,龍頭圓目怒睜,船身烏黑锃亮,繼承逾150年歷史的“老龍”名號的復刻板龍舟、新“東坡號”在鼓聲催促下即將下水。手工打造這艘龍舟的廣州番禺上漖村龍舟制作技藝第五代傳人黃劍挺靜靜地站在一邊,期待又緊張?!白鳊堉鄣娜俗罡吖獾臅r刻,就是精心制作的龍船下水的瞬間,但這又是最緊張的時刻?!?50年間,黃劍挺一家五代手藝人都經歷過這種時刻。然而隨著制作者老去、退休,當地的龍舟制作業正迅速凋零?!斑€需要更多的龍舟制作師傅,才能合力打造起一艘龍船?!秉S劍挺感嘆道。\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廣州番禺上漖村是廣東最古老的龍舟制造基地,手工造船歷史已有140多年?!叭绻皇怯形墨I記載,都不知道家里做龍舟這么久?!狈蠞]村龍舟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黃劍挺說,龍舟制作技藝口口相傳、少有文字記載,后來在清道光年間的文獻才找到了歷史的痕跡──第一代傳人黃弘,善做龍舟,以速度快和耐用而為人稱道。
新舊兩艘船 情牽150年
新“東坡號”龍舟所復刻的老“東坡號”,造于154年前,是廣州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龍船之一?!拔乙彩堑谝淮瓮ㄟ^修復老‘東坡號’接觸到自己爺爺親手做的龍船,我爸爸和我都修過它,如今我和侄子再仿照舊‘東坡號’造一艘新船出來,感覺很奇妙?!毙慢堉壑?.5噸,比普通龍舟要厚一倍?!耙凰引堉劭梢杂?00年到150年。這次村中長者寧愿多花點錢,把新‘東坡號’做厚幾乎一倍,希望能用超過200年,即使自己看不到,也可留給以后子孫后代用?!?/p>
龍舟制作主要由龍骨、腳旁、大旁、龍筋等12個部分組成,制作技藝包含升底、釘腳旁、紮彩盤、上龍纜等14個工序。為了延續“東坡號”這份歷史,黃劍挺與廠里工人手工打磨、撫平和拼接,力求每個細節都極致精確。新“東坡號”龍舟駿水儀式后,熱熱鬧鬧地出水,從番禺上滘村的河涌里,慢慢扒回天河車陂,一路上擂鼓,鼓點震撼人心,寫著“蘇”姓的旗幟在風中飄揚。
在船廠岸邊看著龍舟的熱鬧逐漸遠去,黃劍挺回過身來,一個人步入安靜空闊的船廠。媒體和村民都隨著新“東坡號”龍舟返程而離去,此時此刻船廠只有他和7個老伙計。船廠的木糠堆滿地,踩上去軟軟的。經過新“東坡號”出水的熱鬧過后,黃黃的木糠屑上又鋪滿了紅色的鞭炮紅紙屑?!拔野职帜谴?0多人,光是鎅木這個工序就由2個師傅負責。我接手的時候,船廠只剩下12個人,師傅一個個老了,陸續退休。如今船廠加上我只剩下8人?!?/p>
采訪時,不時有附近船廠的人來找黃劍挺,一聲聲“挺哥”,彼此親密無間。上滘村過去有十多家船廠,如今隨著龍舟師傅日漸年邁退休,船廠數量已經凋零得只剩下六家,大家都互相幫忙。
對這里的龍舟制作者來說,復刻百年龍舟是難事,手藝傳承則更加艱難。造龍舟是個苦活,黃劍挺起初不愿入行,父親也不強求。后來父親七十多歲將要退休,眼看“百年老店”要在自己手里失傳,心痛不已?!拔野趾髞硐氡M辦法讓我繼承這一行,甚至是苦苦哀求?!秉S劍挺說。
文化“翻紅”易 舟廠傳承難
黃劍挺在三十多歲時決定接手家業,一做就十多年。退休的老父親雖然無法親自去制作龍舟,如今沒事都會來船廠轉一轉、看一看,對于龍舟的感情溢于言表。黃劍挺說,自己的兩個侄子如今肯接班,總算放下心頭大石,然而龍舟的傳承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能挽回的。
疫情三年多,龍舟制作者慢慢老去。傳統龍舟文化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扶持下正在復興,龍舟制作者卻日漸稀疏。黃劍挺希望疫情過后,龍舟手藝也如同龍舟游船的文化一樣“翻紅”。下一個端午節,自己能等來屬于龍舟廠的熱鬧。
相關內容相關新聞:
- 新博平臺:?成都/徜徉芳菲花海 賞九寨溝2022-04-06
- 新博娛樂:?精準斃敵/戰場幽靈 遠程斬首2022-04-06
- 新博官網:?外軍動向/以國“天空之淚” 2022-04-06
- 新博測速:北京遼寧江蘇三地新冠病例與韓國2022-04-06